作者: 郭卫东 来源: 牡丹晚报 发表时间: 2021-08-13 11:17
□记者 郭卫东
户户白墙黛瓦,街道干净整洁,绿植四季常青,村民安居乐业……8月11日,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走进菏泽市牡丹区吴店镇鹁鸽堂村,一幅“村强民富、景美人和”的乡村画卷展现在眼前。
光伏发电带来良好收益
在牡丹区吴店镇鹁鸽堂村,扶贫车间屋顶上的光伏发电板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
“刚开始建设时心里还打鼓,担心投资的钱打了水漂。如今这些‘蓝板板’真变成‘金罐罐’哩!”鹁鸽堂村党支部书记吴先军说,“自从建了光伏项目,每年能给村集体带来四五万元的收入。不仅扶贫有了指望,村内建设资金也有了保障,村两委的腰杆更直了。”
光伏项目的成功落成,得益于山东高速集团派驻鹁鸽堂村第一书记边立。脱贫关键要发展产业,经过反复调研、实地考察,光伏项目能够实现长期、稳定的产业性收入。这一设想得到村两委、村民代表一致同意后,他们利用省级扶贫专项资金在村扶贫车间屋顶上安装43KW光伏太阳能发电设施,每年能为村集体带来四五万元的稳定收入。
非遗传承助力乡村振兴
刻瓷是以瓷为纸,以刀代笔,将书画刻制于瓷器上,具有笔墨难以达到的艺术效果。8月11日,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走进鹁鸽堂村马宪荣刻瓷艺术研究所,只见刻瓷艺术家马宪荣一手拿着刻刀,一手拿着小锤,“叮、叮、叮……”一下一下刻在白瓷灯罩上,不久一枝牡丹花的形状已逐渐显露。
“刻瓷是我国传统的陶瓷装饰手工艺术,将书法、绘画、雕刻艺术融于一体,使瓷器具有更高的艺术品位和收藏价值,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马宪荣介绍说,“刻瓷更多的是需要创作者的耐心和细心,因为每一次创作都需要根据瓷器的厚度和作品的图案来决定手上的力度,要不就把瓷器敲碎了。”
在马宪荣的身后,是琳琅满目的刻瓷作品。错落的山水、苍劲的书法、传神的人物,作品题材丰富多样。“在众多作品中,刻瓷牡丹最受人喜爱,特别是今年新创的牡丹灯罩,不仅在国内销售特别好,在韩国、美国、加拿大等国外市场也很畅销。”马宪荣说。
“马宪荣的刻瓷技艺传承的是文化,也是我们村乡村振兴的一个文化名片,为乡村振兴增添了一片新绿。”鹁鸽堂村党支部书记吴先军说。
产业发展带动全面小康
“早晚接送孩子,白天在家门口务工;农忙时在家育秧下种,农闲时在工地挣钱养家。家里有人照顾,打工也有收入,不用出远门就能挣到钱。”8月11日下午,在鹁鸽堂村村头的一个服装加工车间里,村民武秀菊一边操作着机器加工衣物,一边向记者介绍工作的情况。
在鹁鸽堂村这个服装加工车间,镇政府工作人员史琳介绍说,由于车间自动化程度较高,操作简单,为很多上有老下有小、无法出远门打工的家庭妇女提供了就业的机会。“想出门打工,可年纪又大了点,怕不好找工作,再说家里有老人孩子实在无法脱身。看到村口就有服装车间,就来这里上班了。”车间里的魏萍兴奋地说,“我现在每个月能挣3000元钱,好的时候,一个月还能多挣一点,也不耽误家里的事。”
在鹁鸽堂村,像武秀菊、魏萍这样不用出远门,既能顾家又能挣钱的村民还有很多。就是这样一群人,靠着勤劳的双手,把贫困送走,把幸福迎来。
产业兴带动乡村发展。吴店镇投资700余万元,对鹁鸽堂村进行规划设计,以“传承传统文化,弘扬时代精神”为主题打造了鹁鸽堂文化广场。该广场占地2000余平方米,设有停车场、健身锻炼区、节气文化墙、民俗文化馆、百姓大舞台、榜样墙、党建文化长廊等。鹁鸽堂村民风淳朴,乡风文明不断提升,已经成为乡村振兴样板村之一。